
- 2019年7月10日-12日,上海揽境展览主办的2019年蓝鲸國際標簽展、包裝展...[詳情]
2019年蓝鲸標簽展_蓝鲸软包裝展_蓝鲸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
普林太托KF 420*594
-
杭华油墨UV161 红色S
-
东丽版材 WF95DY3
-
杭華紫外光固化油墨

- 膠印油墨

- 膠印材料
- 絲印材料
上海書展閉幕:圖書銷售碼洋增長31.6%,文創銷售增長100.1%
2025-08-21 15:49:48.0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文/张馨宇 孟丽媛 责编:张晓丹
文學表達探索照見時代
2025年上海书展汇聚了众多作家及其新作,通过丰富多元的主题对话与分享,生动展现了当代文学的深度与广度。书展成为作家与读者、文学与生活深度对话的桥梁。
在乡土叙事的领域,作家们带来了创新表达。孙惠芬携新作《紫山》,将目光投向辽南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精神变迁。赵德发则以《大海风》聚焦海洋文明,通过渔业与航运业的发展史,展现中国沿海城市的开放图景。
跨文化寫作呈現出新的探索方向。茅盾文學獎得主徐則臣帶來了耗時15年創作的《域外故事集》,生動呈現了文化碰撞的微妙瞬間。
对抗战历史的书写则展现了多维度的呈现方式。祝勇的《国宝》以故宫文物南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塑造了战乱年代坚守“文物在,人在”信念的“故宫人”群像。王尧的《桃花坞》则以苏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为视角,展现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气节与深沉的家国情怀。
在上海作家于乌镇分会场进行的抗战文学对话中,高渊的《诺曼底公寓》以建筑作为历史纪念碑,通过一位看门少年的视角呈现战火中的人性;而小白的《封锁》则在密闭空间中浓缩了悬疑与人性的张力,两部作品都涉足了影视改编,展现了抗战题材的新可能。
城市传记也找到了独特的文学表达路径。张况的《佛山传》(“丝路百城传”丛书之一)以诗性的语言书写佛山千年文化脉络,成为传播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并已亮相多个國際书展。
关于当代人的精神困境,特别是青年的价值迷茫,成为书展上重要的集体对话议题。阎真以其经典之作《沧浪之水》剖析体制内知识分子的挣扎,新作《如何是好》则深入探讨了多元社會中“五个愿意”(理想生活要素)的落空与坚守。
本届上海书展既是新作展示的盛大平台,也是文学与公众心灵对话的桥梁,作家们以笔为媒,将个体经验升华为时代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