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7月10日-12日,上海揽境展览主办的2019年蓝鲸國際標簽展、包裝展...[詳情]
2019年蓝鲸標簽展_蓝鲸软包裝展_蓝鲸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
普林太托KF 420*594
-
杭华油墨UV161 红色S
-
东丽版材 WF95DY3
-
杭華紫外光固化油墨

- 膠印油墨

- 膠印材料
- 絲印材料
翼动未来 • 中国印工协印刷器材及新材料分会年会暨首届印刷器材及新材料创新大会成功举办
2024-11-11 13:01:06.0 来源:cpp114 文/小C 责编:张晓丹
Part.06印刷新材料論壇:創新成果前景看好
創新大會是本次大會重頭戲,開場便是一道熱騰騰的熱菜,由齊元勝院長主講的《從2D印刷到3D打印》,回应了政策扶持、社會关注的話題。
雖然有人認爲3D打印不属于印刷范畴,从业者也清楚2D和3D在呈现维度、技術原理有区别,齐元胜院长提出了平面印刷与3D打印结合的思路,拓宽了从业者的應用视野,例如,以平面印刷打印图像文字为基础,+以3D打印立体图像的“艺术品创作”,+3D打印创建立体模型的“教育与科普立体书”,+3D打印後以立体形式呈现的立体贺卡、定制雕塑等个性化定制。此外,“嵌入式3D打印”,“包裝印刷与3D装饰结合”等方向也值得关注。
“印刷新材料发展论坛”是大会的“重中之重”,论坛主持人李路海教授开场时表示,目前印刷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等趨勢明朗,印刷制造属性日渐突显,持续拓展的新领域應用对印刷新材料及應用技術需求不断提升。新材料促进产业技術革命作用日益突出。尤其信息类新材料受到广泛重视。而多种印刷新材料诞生于院校实验室。
《印刷功能材料印刷在柔性电子传感及智能包裝中的應用》成果,由江南大学微纳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婕发布。据她介绍,印刷柔性电子,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电子技術,由浆料型功能材料和优化的高通量印刷工艺实现。采用功能性油墨以印刷工艺来制造功能薄膜、大面积电子元件和传感器阵列,这些发展支撑着各种低成本柔性电子、传感器、电子皮肤、大面积显示和照明、柔性光伏和智能封装應用。
《印刷电子关键核心材料及應用》成果,由北京市印刷电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莫黎昕发布。他谈了三种印刷电子材料“低温高导纳米银油墨”、“印刷柔性压力传感器”、“印刷智能织物”。其中,该中心采用纳米银定向合成技術开发的“低温高导纳米银油墨”核心材料,在室温130度范围内的电阻率仅相当于块状银的2-3倍,可以應用在物联网的RFID、PCB板、印刷光伏、文创。中心还和中融实现文创産品合作。柔性传感被《科技日报》列为我国35项“卡脖子”技術之一,该中心开发的印刷柔性压力传感器,是全印刷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瞄准健康医疗、人机交互、智能包裝场景。此外,该中心以织物为平台集成电子器件,也赋予了织物更多的功能,可應用于可穿戴电加热、电致变色(用于理疗)、智能心电衣。
《功能器件3D打印领域的前景与关键装备技術》成果,由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刘禹发布。他谈到,功能器材3D打印具有设计自由度高,可以多材料及跨尺度制造,成本效益佳优势……最后,他坚信印刷是新的工艺变革的基础,并提出“是否能在新的印刷技術中引入一些颠覆性的技術或者跨学科的成形原理,有助于我们成形更为复杂的、多样的器件”的思考。
《图像防伪及纸面光电智能显示標簽的印刷制备与應用》成果由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国栋发布。他从信息及智能化两方面,谈了印刷图像防伪、及纸面上形成光电器件的技術路径。最后,他得出了“半色调图像防伪是有效的图文信息防伪技術、溶液化(材料油墨化)是实现智能包裝印刷加工基础、印刷技術是实现智能包裝的绿色制备有力方法、功能层溶液的配方调整以印刷工艺及适性为依据,纸基印刷电子技術可实现智能包裝显示、变色、储能、传感等功能”的结论。
《装饰纸凹版印刷水性油墨及其计算机配色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成果由齐鲁工业大学基辅学院院长褚夫强发布。项目已经初步在企业中成功應用。面向家具家居业的装饰纸市场。项目组针对某厂家使用水性墨、但一直调整不好的痛点,研制了環保型水性墨,实践應用良好,研制的油墨专色的智能化配色系统也大幅提升了企业自动化作业水平,提高油墨配色效率和精度。项目破解了装饰纸印刷加工産品质量的关键技術问题。
《颜色测量及计算机配色》成果,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包裝与印刷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士伟发布。他介绍了“複雜顔色的高精度測量方法”、“高精度計算機配色系統”、“小尺度非均勻顔色圖案成像方法”三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團隊研制了由照明光源、積分球、光譜儀和計算機構成的顔色測量系統,解決了衍射界面材料顔色准確測量的世界性難題;研制了由照明光源、成像系統和計算機構成的圖像采集系統,解決了鐳射印刷品翻版、印刷十字線套准難題。針對某煙草企業生産的香煙過濾嘴因配色不達標、導致香煙無法交貨問題,團隊研制了自主知識産權的計算機自動配色系統,經兩次修正後已優于國外專業軟件,且可以解決油墨粘度、白墨及專色雙層疊印、珠光、光油疊印等難題。
《免處理熱敏CTP版材的研究开发》成果由北京印刷学院教授李仲晓发布。免处理热敏CTP开发关键技術涉成像树脂体系设计、功能树脂技術、引发体系、增感体系、阻溶/促溶技術、版基处理、涂布技術。课题组首先进行了关键材料制配。其自研産品已经过测试,比较其它免处理CTP的厂商参数时显示:感度、耐印力、在机显影速度相当;预润版时间较少;制版颜色反差尚有差距;涂布液稳定,不分层、易过滤;版材感应层较“硬”……
版權聲明:本文系cpp114獨家稿件,版权为cpp114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华印刷包裝网)及作者,违者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